第二百零九章 脫坯(二)
關燈
小
中
大
馬惠恩:“白頭發老奶奶有這麽多糧食?”
臘梅:“我已經問過了,有。你就甭惦記飯菜了,我再要三百斤來,一切都撂給夥房裏,讓夥房裏給安排去。”
臘梅這樣做也是為母親考慮。上次蓋北房,由於來的人多,拉的戰線長,加之自己手頭又緊,沒有過多的富裕,把父母親搞的焦頭爛額。
這次自己手裏有錢有糧食,多預備一些,全部交到隊上的食堂裏,也省的母親操心費力了。
“這感情好!”馬惠恩感動得眼裏轉起淚花兒:“臘梅,替我好好感謝感謝白頭發老奶奶!”
臘梅:“幹娘,你就?好吧!”走到背人處,閃身進了空間通道,來到前世現代。
多虧了前世現代的王店村就有米面加工處,臘梅借了王貴勇一輛三輪車,為了好搬動,把三百斤玉米分別裝在十個編織袋裏,到那裏一會兒就加工好了。
在空間通道裏把玉米面又裝進六個布口袋,放在父母家成雜物的西耳屋裏。
之所以來回搗換,是因為前世現代的人們已經不用布口袋了,裝原糧一律用編織袋。
而現實中人們還不知編織袋是何物,用的都是自己織的粗布口袋。只有公家的面袋才是市布的。白頭發老奶奶是神,用市布的說得過去。
臘梅背人處閃出空間,來到馬惠恩跟前:“幹娘,白頭發老奶奶已經給了,說撂在了西耳屋裏,你去看看。”
馬惠恩到了那裏一看,果然有鼓鼓的六個面袋子。解開一看,都是玉米面。用手摸了摸,玉米面還很溫熱——因為時間短,玉米面還帶著機器的加工熱度。
“怎麽還熱乎乎的?”馬惠恩驚奇地說。
來幫忙的伯母景煥改、鄭存梁的母親瞿希景、峰嬸子薛紅蓮聞聽,也過來摸。
“嗨,還真是的,插進手去都感覺有點兒燙。”瞿希景驚訝地說:“難道是白頭發老奶奶剛軋的?”
景煥改:“剛軋的也沒這麽燙呀?”
“問問臘梅,看看臘梅知道嗎?”薛紅蓮隨即把臘梅喊過來:“白頭發老奶奶的玉米面怎麽這麽熱呀?”
臘梅卻搖著頭說:“不知道。白頭發老奶奶光告訴我準備好了,我連見都沒見過。”
嘿!看這小謊話說滴!
景煥改想了想,自作聰明地說:“還須是白頭發老奶奶給的玉米面就是這樣,過去我們一開始沒動過,用的時候也就涼了。”
臘梅心中暗笑,把馬惠恩叫到一旁,小聲說:“幹娘,還得你們給隊長說去。白頭發老奶奶是給你們的,這樣做,也顯得你們厚道!”
“我去說!”王長鎖高興地說:“白頭發老奶奶對咱家太好了,這五百多斤玉米面兒,咱全交給隊上,讓一隊上的人都沾沾白頭發老奶奶的光!”
王貴蘭聞聽也很高興:五百多斤玉米面兒啊,一隊上的人吃一天富富有餘。有這一天的純糧飯食,十一隊的人又能挺幾天。
於是,一個家庭的私活兒,變成了一個生產隊上的活動。除了幾個半勞力和輔助勞力應付隊上的農活外,其餘的全參加了脫坯!
昨天晚上就悶好了一堆土,是預備給六個人用的。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人,大夥兒只好又重新推土、擔水、鍘麥稭、和泥。
原來,脫坯的泥是要提前悶上的,便於土充分吸收水分,第二天和起泥來也容易,“熟”的快!。
時間緊,勞動力多,大家只好分成幾組,現起土、鍘麥稭、擔水和泥。
按照常規。把土、麥稭、水摻到一塊後,悶一會兒,就用三齒刨著來回倒騰。從這邊倒到那邊,再從那邊倒到這邊,倒幾個個兒,泥也就和熟了。
由於沒想到會來這麽多人,早飯只管了提前說好的六個,其他人的早飯都是在食堂喝的稀粥、一個剛夠塞牙縫兒的窩窩頭。再加上長期缺乏營養,刨了幾三齒,就大大汗淋漓了,一三齒刨下去,入泥不到一半兒。
“我們踹吧!”有人提議說。
“行!”眾人迎合。
於是,人們紛紛脫了鞋,挽起褲腿,下到泥裏踹起來。
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,因為人們知道,已經沒幾個人輪得動三齒了。用腳踹就不同了,用的是自身的重量,一腳一腳踹下去,也能把泥和熟。
脫皮和泥是關鍵,必須把泥和熟和均勻了,不夾生了,脫出來的坯才結實。
然而,人們低估了踹泥的艱辛(其實是低估了自己身體的虛弱程度),一腳踹下去。麥稭草根紮腳不說,要想把腳從沒小腿肚的稠泥裏擡起來,得使出渾身的力氣。
踹了幾下,就氣喘籲籲了,身子也晃動的厲害。人們為了防摔倒,就兩個或者三個人互相摽著膀子,一起踹。
臘梅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,直懷疑自己鼓動父親脫坯是錯了。只想到了讓人們賣力氣吃頓飽飯,沒想到人們的體質已經很虛弱,根本承受不了這麽艱辛的勞動!
人已經發動起來了,後悔也晚了,唯一補救的措施,就是給人們吃東西——補充能量!
食堂裏的窩頭得中午才能蒸熟,這個指望不上。那就去前世現代買饅頭。
前世現代的王店村有饅頭房,這個點兒已經蒸出來了。
臘梅從空間通道來到前世現代。
還好,王貴永的三輪車還沒送回去,推著來到饅頭房。
饅頭是機器做出來的,大小樣式一模一樣,四個一斤。
臘梅要了五十斤,裝了滿滿十塑料食品袋。
臘梅經常趕王店集,也斷不了與人們見見面,人們都知道她是王貴勇家住房的孩子。
饅頭買的又多,老板十分高興,塑料食品袋都是用的雙層,親自給臘梅放到三輪車上。
臘梅不敢直接把饅頭放到工地。與玉米面一樣,放在母親馬惠恩的家裏,然後把母親叫回來,讓她用小推車給脫坯的人們送去。
馬惠恩心領神會,知道這是白頭發老奶奶送來的,也知道脫坯的人們都在餓著半截腸子給自己脫坯,哪裏還敢怠慢,立馬把饅頭放到了自家的簸籮裏,用小推車推到工地。
還從夥房送去了一桶白開水。兩大摞吃飯碗,讓大家邊吃饅頭邊潤嗓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臘梅:“我已經問過了,有。你就甭惦記飯菜了,我再要三百斤來,一切都撂給夥房裏,讓夥房裏給安排去。”
臘梅這樣做也是為母親考慮。上次蓋北房,由於來的人多,拉的戰線長,加之自己手頭又緊,沒有過多的富裕,把父母親搞的焦頭爛額。
這次自己手裏有錢有糧食,多預備一些,全部交到隊上的食堂裏,也省的母親操心費力了。
“這感情好!”馬惠恩感動得眼裏轉起淚花兒:“臘梅,替我好好感謝感謝白頭發老奶奶!”
臘梅:“幹娘,你就?好吧!”走到背人處,閃身進了空間通道,來到前世現代。
多虧了前世現代的王店村就有米面加工處,臘梅借了王貴勇一輛三輪車,為了好搬動,把三百斤玉米分別裝在十個編織袋裏,到那裏一會兒就加工好了。
在空間通道裏把玉米面又裝進六個布口袋,放在父母家成雜物的西耳屋裏。
之所以來回搗換,是因為前世現代的人們已經不用布口袋了,裝原糧一律用編織袋。
而現實中人們還不知編織袋是何物,用的都是自己織的粗布口袋。只有公家的面袋才是市布的。白頭發老奶奶是神,用市布的說得過去。
臘梅背人處閃出空間,來到馬惠恩跟前:“幹娘,白頭發老奶奶已經給了,說撂在了西耳屋裏,你去看看。”
馬惠恩到了那裏一看,果然有鼓鼓的六個面袋子。解開一看,都是玉米面。用手摸了摸,玉米面還很溫熱——因為時間短,玉米面還帶著機器的加工熱度。
“怎麽還熱乎乎的?”馬惠恩驚奇地說。
來幫忙的伯母景煥改、鄭存梁的母親瞿希景、峰嬸子薛紅蓮聞聽,也過來摸。
“嗨,還真是的,插進手去都感覺有點兒燙。”瞿希景驚訝地說:“難道是白頭發老奶奶剛軋的?”
景煥改:“剛軋的也沒這麽燙呀?”
“問問臘梅,看看臘梅知道嗎?”薛紅蓮隨即把臘梅喊過來:“白頭發老奶奶的玉米面怎麽這麽熱呀?”
臘梅卻搖著頭說:“不知道。白頭發老奶奶光告訴我準備好了,我連見都沒見過。”
嘿!看這小謊話說滴!
景煥改想了想,自作聰明地說:“還須是白頭發老奶奶給的玉米面就是這樣,過去我們一開始沒動過,用的時候也就涼了。”
臘梅心中暗笑,把馬惠恩叫到一旁,小聲說:“幹娘,還得你們給隊長說去。白頭發老奶奶是給你們的,這樣做,也顯得你們厚道!”
“我去說!”王長鎖高興地說:“白頭發老奶奶對咱家太好了,這五百多斤玉米面兒,咱全交給隊上,讓一隊上的人都沾沾白頭發老奶奶的光!”
王貴蘭聞聽也很高興:五百多斤玉米面兒啊,一隊上的人吃一天富富有餘。有這一天的純糧飯食,十一隊的人又能挺幾天。
於是,一個家庭的私活兒,變成了一個生產隊上的活動。除了幾個半勞力和輔助勞力應付隊上的農活外,其餘的全參加了脫坯!
昨天晚上就悶好了一堆土,是預備給六個人用的。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人,大夥兒只好又重新推土、擔水、鍘麥稭、和泥。
原來,脫坯的泥是要提前悶上的,便於土充分吸收水分,第二天和起泥來也容易,“熟”的快!。
時間緊,勞動力多,大家只好分成幾組,現起土、鍘麥稭、擔水和泥。
按照常規。把土、麥稭、水摻到一塊後,悶一會兒,就用三齒刨著來回倒騰。從這邊倒到那邊,再從那邊倒到這邊,倒幾個個兒,泥也就和熟了。
由於沒想到會來這麽多人,早飯只管了提前說好的六個,其他人的早飯都是在食堂喝的稀粥、一個剛夠塞牙縫兒的窩窩頭。再加上長期缺乏營養,刨了幾三齒,就大大汗淋漓了,一三齒刨下去,入泥不到一半兒。
“我們踹吧!”有人提議說。
“行!”眾人迎合。
於是,人們紛紛脫了鞋,挽起褲腿,下到泥裏踹起來。
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,因為人們知道,已經沒幾個人輪得動三齒了。用腳踹就不同了,用的是自身的重量,一腳一腳踹下去,也能把泥和熟。
脫皮和泥是關鍵,必須把泥和熟和均勻了,不夾生了,脫出來的坯才結實。
然而,人們低估了踹泥的艱辛(其實是低估了自己身體的虛弱程度),一腳踹下去。麥稭草根紮腳不說,要想把腳從沒小腿肚的稠泥裏擡起來,得使出渾身的力氣。
踹了幾下,就氣喘籲籲了,身子也晃動的厲害。人們為了防摔倒,就兩個或者三個人互相摽著膀子,一起踹。
臘梅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,直懷疑自己鼓動父親脫坯是錯了。只想到了讓人們賣力氣吃頓飽飯,沒想到人們的體質已經很虛弱,根本承受不了這麽艱辛的勞動!
人已經發動起來了,後悔也晚了,唯一補救的措施,就是給人們吃東西——補充能量!
食堂裏的窩頭得中午才能蒸熟,這個指望不上。那就去前世現代買饅頭。
前世現代的王店村有饅頭房,這個點兒已經蒸出來了。
臘梅從空間通道來到前世現代。
還好,王貴永的三輪車還沒送回去,推著來到饅頭房。
饅頭是機器做出來的,大小樣式一模一樣,四個一斤。
臘梅要了五十斤,裝了滿滿十塑料食品袋。
臘梅經常趕王店集,也斷不了與人們見見面,人們都知道她是王貴勇家住房的孩子。
饅頭買的又多,老板十分高興,塑料食品袋都是用的雙層,親自給臘梅放到三輪車上。
臘梅不敢直接把饅頭放到工地。與玉米面一樣,放在母親馬惠恩的家裏,然後把母親叫回來,讓她用小推車給脫坯的人們送去。
馬惠恩心領神會,知道這是白頭發老奶奶送來的,也知道脫坯的人們都在餓著半截腸子給自己脫坯,哪裏還敢怠慢,立馬把饅頭放到了自家的簸籮裏,用小推車推到工地。
還從夥房送去了一桶白開水。兩大摞吃飯碗,讓大家邊吃饅頭邊潤嗓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